冬季,當樹葉轉黃,落雪覆蓋了大地,人們自然而然地尋求溫暖的庇護。在這季節,霜花點綴窗戶,呼出的氣都成為白霧,只想找個地方窩著,感受熱度。此時,什麼能比一碗熱騰騰的食物更能打破這寒冷的束縛呢?每一口滋潤的湯液、每一片軟嫩的肉都是對這寒冷的最佳回擊。而談到冬日的熱湯,怎能不提及歷史悠久的胡椒鴨和羊肉爐?
胡椒鴨,這道菜源自於中國的傳統料理,主打的就是那強烈的胡椒香氣,給人一種深入骨髓的暖。而羊肉爐則是源於北方的草原文化,那獨特的羊肉香與各種藥材煮熬的湯底,早已是冬季的經典選擇。這兩道菜各有千秋,但都是冬日暖胃的絕佳之選。今天,讓我們透過小玉的味蕾,來細細品味這兩道冬季美食的魅力。
踏輕胡椒鴨的魅力
踏輕胡椒鴨的製作方式
胡椒鴨,一道深受大眾喜愛的料理。它的烹飪過程彷彿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藝術表演。首先,選擇的鴨肉必須是肉質鮮嫩,肥瘦適中的,因此特別選擇特選1.6-1.8KG的土番鴨,保留飽滿鴨身,整隻不剁保留鴨肉的鴨油的原汁精華。
在清洗乾淨後,加入大量的沙勞越白胡椒粒進行醃製,去腥提味,讓鴨肉充分吸收胡椒的香氣,並且在用臺灣的溫體豬肚。再經過長時間的燉煮,鴨肉更顯嫩滑,胡椒的香氣也更加濃郁。而最吸引人的,就是那鮮明的胡椒味,給人一種從嘴巴到胃,再到整個身體的暖意。
小玉吃踏輕胡椒鴨的心得分享
小玉我非常愛吃鍋物,最喜歡加入許多配料,用看的就暖入心扉啊!!!!!
跟大家說實話,第一次品嚐踏輕胡椒鴨時,當我筷子輕輕夾起一片鴨肉放入口中,眼睛瞬間為之一亮,這胡椒的香氣真的很突出,重點是不辣,所以不敢吃辣的朋友也可以嘗試。
鴨肉也煮得恰到好處,整體味道相得益彰,肉質的嫩滑和胡椒的暖胃效果,當下吃當下有感覺,尤其臺灣秋冬兩個分明的季節,暖暖胃真是下班一大享受啊,能夠品嚐到如此美味又有暖胃效果的料理,真的是一種幸福。
而且踏輕除了胡椒鴨這個口味,也有蝦黃厚薑母鴨,黑胡椒洋蔥鴨,麻辣開胃鴨等不同口味的產品,讓冬天食補多了許多選擇。
知名網紅也是超推薦踏輕胡椒鴨
踏輕胡椒鴨的門市位置
★遠東百貨-信義A13店★
📍地址:臺北市信義區松仁路58號 B3
📍營業時間:平日11:00-21:30/假日:11:00-22:00
線上購物網站:
https://donzdonz.com/COMPLEX/PEPPERDUCK
羊肉爐的古早味
羊肉爐,是許多人在寒冷冬日首選的暖身美食。它的烹飪方式講究簡單而精緻,首先是選用新鮮的羊肉,經過細心的剁切與洗淨後,放入一鍋滾燙的湯底中。特色在於這湯底,除了羊骨熬煮多時而成,還加入了多種香草和藥材,形成了一個既香濃又健康的湯底。羊肉在這湯底中煮熟後,肉質變得特別鮮嫩,帶有一種獨特的香味。
小玉對羊肉爐的深度評鑑
小玉品嚐羊肉爐時,會特別留意了羊肉的質地和其獨有的香草、藥材味。
好的羊肉的口感非常好,鮮嫩不柴,而且在這濃郁的湯底中,那些香草和藥材的味道真的為羊肉增色不少,儘管羊肉本身帶有一點羊膻味,但這些香草和藥材完美中和了那種味道,使整體味道更加和諧。
而且羊肉爐一定要搭配麵線,我自己還會在淋上豆腐乳醬,才是絕配啊!!!!
一般來說,我都到一些比較知名的羊肉爐店現場吃,像是我覺得湯頭最優的長疆羊肉爐,或是經過溪湖都會去的阿枝羊肉爐,羊肉爐的店家選擇真的比較多,就不一一列舉了。
羊肉爐的湯頭無與倫比之處
最吸引人的,莫過於羊肉爐的湯底了。湯底濃郁,每一口都如同沐浴在一場味覺的盛宴中。而羊肉則是鮮嫩滑順,吃上一口,仿佛整個冬天的寒冷都被驅散了。這樣的組合,不僅能夠滿足味蕾,更是對身體的一場滋養。在冷冷的冬日裡,有這麼一鍋熱騰騰的羊肉爐在旁,真的是一大幸福。尤其加入茼蒿後,我的天啊!!!!!!!!冬天喝上3碗以上都不是問題
冬日暖身選擇,誰勝誰負?
當冬日的寒風嘯嘯而過,每個人都在尋找一個方式讓自己暖和起來。胡椒鴨和羊肉爐,這兩大美食,都是許多人的首選。但到底哪一個更有助於驅寒呢?首先,我們來看看它們各自的營養價值和暖身效果。胡椒鴨的胡椒和鴨肉都被認為具有極好的溫熱效果,而羊肉爐中的羊肉和藥材也被認為能夠助於增加體溫。
營養價值,更勝一籌的是?
除了驅寒,營養價值也是我們選擇食材的重要考慮因素。胡椒鴨中的鴨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,對於心血管健康十分有益。而羊肉則富含蛋白質、維他命B和鐵質,對於身體的修復和增強免疫系統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。然而,哪一個更有營養價值?答案或許因人而異,但無論選擇哪一個,都能確保冬天裡身體獲得充分的滋養。
小玉的冬季美食推薦
面對胡椒鴨和羊肉爐,小玉也進行了自己的選擇和建議。她說:“每當冬天來臨,我都會選擇羊肉爐,因為它那濃郁的湯底和鮮嫩的羊肉真的非常適合這個季節。但胡椒鴨也有它獨特的魅力,尤其是當你想要吃一些不同的時候。”不管是羊肉還是鴨肉,小玉都認為,在冬天裡,選擇適合自己的食材才是最重要的。
小玉的冬季美食終極結論
在這場美食大戰中,胡椒鴨與羊肉爐都展現了自己獨特的魅力。胡椒鴨以其嫩滑的鴨肉和暖胃的胡椒取勝,而羊肉爐則是以濃郁的湯底和鮮嫩的羊肉吸引人。面對這兩種美食,小玉也進行了她的評比。她認為,雖然每一種都有其優點,但對她而言,羊肉爐在冬天時更能給予她那種家的感覺和溫暖。
每一種食物都有其故事和獨特之處,值得我們細細品嚐。無論是胡椒鴨還是羊肉爐,它們都代表了獨特的文化和歷史背景。我們鼓勵讀者們踏出自己的舒適圈,嘗試這兩種美食,找出自己真正的喜好。記住,美食的世界是多元和寬廣的,每一次的品嚐都是一次新的探險。不要害怕嘗試,讓自己的味蕾享受這場美食之旅!
踏輕胡椒鴨VS隨意吃羊肉爐推薦評價當我們談到傳統美食,很多人會想起耗時且複雜的製作過程,而在現代忙碌的生活節奏中,這樣的烹飪方式似乎已經遠離了我們。但是,踏輕胡椒鴨的出現卻打破了這一刻板印象,為我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飲食體驗。
踏輕胡椒鴨不只是一道料理,它更是一種文化和歷史的傳承。每一口都帶有深厚的胡椒香氣,與鴨肉的鮮嫩完美結合,呈現出一種獨特而濃烈的風味。而這,正是踏輕對品質和傳統的堅持。踏輕胡椒鴨VS員林羊肉爐推薦評比
更令人讚賞的是,踏輕胡椒鴨結合了現代的技術和快節奏的生活需求,使我們能夠在短時間內就能享受到這樣的美味。這不只是一種便利,更是對現代生活的一種尊重和理解。踏輕胡椒鴨VS羊肉爐高麗菜推薦評價
結論上,踏輕胡椒鴨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完美的選擇,讓我們在現代生活的忙碌中,依然能夠品嚐到古早味的魅力。不論是為了解饞,還是為了追尋回憶,踏輕胡椒鴨都將是你的最佳伴侶。現在,就讓我們一同,與踏輕共度每一個珍貴的飲食時光。踏青胡椒鴨VS善化羊肉爐推薦評價
歐洲杯又來了。對于一個地理和數學一樣渣的偽球迷來說,我甚至并不知道歐洲杯多久一次。我只知道那些在綠茵場上叱咤風云多年的帥哥們,他們如雷貫耳的名字,他們的舉手投足和經典瞬間。 可以肯定地說,足球和女人,通常是一個男人年輕時必然的迷戀,是愿意為之付出精力孜孜以求的。當一個男人不再年輕,腦袋里想的、嘴上津津樂道的多半不再是這些,而是政治。隨之而來的,是腹肌被脂肪悄悄包圍,熬夜看球的熱情不復存在,荷爾蒙被困倦和忘了掐滅的煙頭代替。 十幾年前,我的表哥及他的一幫狐朋狗友們,正是二十二、三歲的盛年,整日看長腿美女走過就癡呆五秒,并有旺盛的精力定鬧鐘在其中某一位小伙伴的臥室里集體看球。我那時也是其中一員,唯一一枚女子,他們熬夜為的是球,我湊的是熱鬧,或者說,我其實只為了看“顏”。他們穿著定制的AC米蘭或皇馬球衣,買來一堆鹵菜和啤酒,有年輕厚實的肩膀和熬通宵也不會發紅的眼睛。青春的活力像花生殼一樣在忽明忽暗的電視屏幕前噼啪作響,沒有人覺得累,沒有人為了房貸車馬費孩子的奶粉錢殫精竭慮,那真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。年輕,熱愛,有用不完的荷爾蒙和體力。 歐洲杯又來了。此時我已年過而立,我表哥和他的那幫狐朋狗友們也已年近不惑。他們開始抽煙、輔導孩子作業,惦記著孩子的早餐和第二天早晨的打卡上班。不再有驚人的酒量和旺盛的精力。不再定鬧鐘廢寢忘食地熬夜看球;不再目不轉睛地盯著足球寶貝們的豐乳長腿;不再盯著屏幕上的球場,而是偶爾掃一眼手機上的微信。多巴胺和足球的魅力一起淡了,像他們吐出來慢慢消失不見的煙圈。 那些熠熠閃光的、承受過無數榮譽和贊美、堪稱一個時代標簽的球星們,也慢慢老去。馬拉多納成了一個需要留意血壓的胖子,小貝出現在媒體的鏡頭前多是齊刷刷的舉家出街,身邊是保養有道依然酷炫的老婆、快和他一般高的兒子們以及萌翻全世界的女兒小七。但綠茵場上他們迷人的身影和我們不知疲倦的青春歲月一樣,永存,以年輕和美好的模樣。 是的,我懷念那些不懂裝懂其實只為熬夜看貝克漢姆的時光。那時我腰圍一尺九,熬通宵也不會影響滿臉的膠原蛋白,不知道五斗米之憂和世事變遷的無奈。老馬的“上帝之手”、巴蒂斯圖塔的微卷長發、齊達內的馬賽回旋、歐文風一樣的速度、羅納爾多的阿福頭、小貝的黃金右腳……他們和我的青春一起成了往事,如決絕的小鳥一般一去不復返。 和我同辦公室的同事,綜合我屢次提起“顏”的事兒,初步判定我的癥狀為肝陽上亢。這有什么奇怪嗎?默多克足夠多金,可是,你問問維多利亞,她更愿意選擇老默這個老頭兒還是選電眼長腿腹肌錚亮的小貝?也許男人的權利和財富是一些女人的夢想,但可以抵達的一定只是物欲,而不是她們鮮活的心。 如今當紅的那些小鮮肉們,比如吳亦凡、李易峰、楊洋……之類,帥則帥矣,總覺得少了些什么,可能是血性和氣概。男人的帥,且不談內涵,到底是跟力度要有些關聯的。就像導演管虎說的:我總鼓勵這些年輕男演員們,去運動,或者,試著去打一架。 張學友有一首歌,《她來聽我的演唱會》 ,如果送給那些綠茵場上的男人,可改成《她來看我踢歐洲杯》 ——“她來看我踢歐洲杯,在四十歲后眉眼含春的女人很美……”花癡,證明荷爾蒙健在。好吧,歐洲杯,祝你們看得快樂。 >>>更多美文:情感日志
活在音樂里的孩子 文/情凝紫眸_小妖 昨晚的夜色很迷人,帶寶寶去河濱走廊散步,寶寶告訴我“天上也有個燈燈”,才注意到圓圓的廊燈和天上的圓月如此一致。月光皎潔,燈光迷離,耳邊只聽到川河水涌動的聲音。這樣的夜色很適合來點音樂與啤酒,那些干凈純粹的音樂總讓人身心愉悅,這讓我想起曾經的那些夜晚,戴著耳機,一個人反復聽著ENN收藏的那些歌,世間的繁雜都與我無關,音樂的世界,純粹而美好。 走了一圈,和朋友相約河邊的小桌前,幾把木吉他、一只手鼓、幾瓶酒、三兩小吃,笑容很淡然,這樣的聚會我喜歡,就是一群喜歡音樂的孩子,用自己的愛去分享一個純粹的世界。沒有酒局上的廝殺,沒有面具,沒有客套,沒有防備與刻意,一種微醺的愜意。我一直很喜歡木吉他彈奏的音樂,干凈、樸實,貼近靈魂的顫動。記得上學那會,為了多聽男生彈一會吉他,可以逃掉一整晚的自習。美妙的音樂,加上低聲的吟唱,瞬間可以把我秒殺,想當年娃他爹也是憑著一手好廚藝和一把木吉他成功把我俘獲的。 我一直喜歡有好看鎖骨和修長手指的男人,那些年,娃他爹那漂亮的手指在吉他弦上輕輕撩撥,凝視著我輕唱著《天使的翅膀》時,我就動了心了,再加上嘴里還吃著他精心準備的食物。我始終是相信愛情的,無論曾經歷過多少的失敗,再遇到的時候,我也不會讓自己丟掉感受愛情的權利,在愛情里鮮活的活著。如同音樂,無論這個世界變得如何,總有一首歌能讓你動容,讓你淪陷。喜歡聽的歌里,總會藏著一些故事,一些回憶,音樂讓它們變得美好,也或許是那些美好讓音樂更加走心。 這些熱愛音樂的孩子,即興的配合,如此協調,因為愛是一致的。是的,我稱他們為孩子,因為發自骨子里對音樂的熱愛,讓他們的靈魂里保持了孩童般單純干凈的一面,所以無關乎年齡,他們就是在音樂里玩耍的孩子。不執著于舞臺,不執著于觀眾,這種愛是一種享受,一種分享,沒有功利,只為心靈上能共通的那些音符。 月光溫柔地披在他們身上,逆光的剪影很生動,我羨慕著他們手指的靈活,羨慕著那些音樂可以這么美。寶寶在懷里安靜地睡著,嫩嫩的小臉帶著微微的笑,他之前聆聽這場演奏的表情好專注。娃他爹也彈著吉他,跟他們一起唱,那輕松的笑容很真實,充滿活力。 他們在合奏麗江小倩的《一瞬間》,手指在吉他弦上靈活得讓我嫉妒,只那么六根弦,就可以帶來一場聽覺的享受。小黑的手鼓也打得極好,跟吉他合在一起,多了一些層次感,讓音樂更鮮活飽滿。恍惚中,仿佛到了麗江,那大街小巷里熟悉的旋律。在這樣的音樂里,你無法去為生活中的瑣事煩惱,真正喜愛的音樂是可以凈化心靈的,我始終相信,音樂無界限,文字也如此。 我一直無法理解曾聽過很多次的“文人相輕、同行相疏”。我始終覺得,一群有著共同興趣愛好的人,應該相處得更為和諧,有更多的交集點和話題,一起去創造和感受、分享那種美好。同愛卻相輕,許是愛得不夠純粹,把它當做了事業,偏重了利益的紛爭,而不是單純的愛,忘卻了文字與音樂帶來的那最本真的快樂!留一點時間,留一方空間,去單純的為了愛而愛,生活讓我們很疲憊,需要適當的純粹,做一個孩子,哪怕只是片刻。 心中有音樂,再凄涼的境遇也是繁 文/任蕭燁 每每洗衣服或者做飯時,放上一首首旋律優美的流行歌曲,聽得久了,甚至能跟上哼唱出來,這時,單調而又枯燥的時間頓時就活躍了起來,時間便在跳躍的音符中不覺矣流淌而去,待到一曲又一曲終了,一件件洗干凈的衣服便已透著淡淡的清香,在陽臺上隨風擺動,或者一盤盤做好的飯菜已穩穩的擺到了餐桌上。 清晨,沿著紅色的跑道飛奔,放上一段鏗鏘有力的舞曲或者節奏明快的廣場舞曲,踏著鼓點和節奏,仿佛自己就是運動健兒,腳步似乎也輕盈了許多,一圈又一圈。 上班途中,騎一輛破舊的自行車,耳朵里塞一只藍牙耳機,放一曲舒緩的輕音樂,慢慢穿行于車流與人流之間,任憑市井中的叫買聲嘈嘈切切,任憑街道里的喇叭聲嘀嘀嘟嘟,我自在輕柔的音樂中緩慢的蹬著腳踏,一路輕歌而去,悠然自得。 記得小時候每天放學回家,吃過晚飯后就幫著大人們放羊。那時只有一個小收音機,我便揣在懷中如獲至寶。待把羊兒趕到山間,就坐在山梁上,一邊看著羊兒悠閑的啃草,一邊搜臺聽流行歌曲。那時,有一個聽眾點歌的節目讓我十分喜歡,因為里面點的歌,大部分都是比較熟悉且十分動聽的曲子。有時,即興破嗓子的吼上一曲《黃土高坡》,常常讓回聲在山間飄蕩,一曲《走在鄉間的小路上》,讓我也一手甩羊鞭,一手握短笛,哪怕是泥濘不堪的路,也走得富有詩情畫意。 某次回家,看生活在農村的母親依然勤勞不輟,一個人整日里默默的種呀鋤呀收呀的,怎么勸她,習以為常的她不愿意放下手中的農活。我便買了一個小音箱,卡里下載了秦腔及六七十年代的歌曲,以期能給她忙碌而又清苦的生活帶來些許的陪伴。等我下次回家,卻發現秦腔在外婆的枕旁唱得十分嘹亮,看到外婆聽得入神的樣子,我心里美滋滋的,原來音樂傳遞著濃濃的愛。 記得前些天,一個小姑娘,手拖著一個雙目失明帶著墨鏡的男子,想必是她的父親。男子手里拉著一個四輪小車,車上放一個音箱,頭上戴著一副耳麥走街串巷,每過一個門店,便在門口和著伴奏唱上一兩首熱情洋溢的歌曲,店老板順手塞給小姑娘五元或者十元錢,他們一邊道謝,一邊又走向下一個門店,激揚的男中音彌散在大街小巷。原來,音樂還可以擔負起生活的希望。 路過公園,看音樂噴泉隨著音樂旋律的大小噴吐出高低起伏的水柱,在霓虹燈的照射下五光十色。音樂婉轉動聽,噴泉此起彼伏,五顏六色的水柱像歡快的精靈,讓人心潮澎湖,浮想聯翩,原來水還可以隨著歡快的音樂跳舞! 音樂,讓內向的人活潑開朗,音樂,讓悲觀的人心胸豁達,音樂,讓沮喪的人精神振奮,音樂,讓絕望的人重燃希望之火。 心中有音樂,再苦澀的生活也是甜蜜的,心中有音樂,再枯燥的工作也是多彩的,心中有音樂,再寒冷的季節也是溫暖的,心中有音樂,再凄涼的境遇也是繁華的,心中有音樂,再落寞的日子也是快樂的。 讓音樂伴隨著你我,走充實的人生路,去揮灑辛勤的汗水,播種希望的種子,收獲成功的喜悅。 鼓浪嶼:音樂與詩的原鄉 文/羅凌 《紅樓夢》里有一個細節,賈母領著眾人游大觀園,路過惜春居住的藕香榭時說:“聽戲必要借著水音方才好聽。”讀到這一段時有些不解,藏族人大碗喝酒,大口吃肉,“無歌不成席”,我們的巴塘弦子是在大山腳下跳,所以無法體會借著水音聽曲究竟是何種雅意。 直到來到廈門,登上鼓浪嶼,才由衷地佩服賈母這位“貴族范”老文青,她說得沒錯,借著鼓浪嶼之波聽鋼琴,實在是一件美事。 從十九世紀第一架鋼琴上島,音樂就成了鼓浪嶼人源遠流長的宗教。 這座中外聞名的“音樂之島”,平均每十戶人家就有一架鋼琴。島上有很多音樂培訓學校,街頭巷尾到處都是彈鋼琴賣碟子的,這些音樂人不以賤售為恥,唯以心田流淌著音樂為榮光,音樂在這里顯得那么至高無上,也極為草根,賣黑糖姜母茶的大叔腰間別個小蜜蜂招徠顧客,嘈雜地放著張暴默的《鼓浪嶼之波》。從這里走出去的音樂名人不勝枚舉,殷承宗、周淑安、許斐平、陳佐湟、林俊卿、許興艾……這些在業界如雷貫耳的名字,足以證明鼓浪嶼與音樂的緣分。 這種緣分是中西二元文化交融的見證,有著極為特殊的歷史文化背景。鴉片戰爭后,廈門成為通商口岸,鼓浪嶼淪為“萬國租界”。西方傳教士緊隨帝國列強的腳步,紛紛上島傳教,進行宗教殖民。他們把鋼琴搬上了島,臆想能通過音樂把鼓浪嶼人引向上帝的天堂,卻沒有想到,一代代鼓浪嶼人通過鋼琴走進了音樂的殿堂。 如果想更深地感受鼓浪嶼的音樂之緣,菽莊花園不能不去。甲午中日戰爭后,臺灣割讓給日本,林維源、林叔臧父子不甘倭寇奴役,遷到鼓浪嶼居住,留下了今天的菽莊花園。如今,園子的主人早已作古,鋼琴博物館建在了這里,里面陳列了一百多架鋼琴,這些鋼琴有著幾百年風雨滄桑,來自世界各地,據說是一位胡姓先生的私人收藏,他傾注畢生精力珍藏了這些寶貝,然后讓鼓浪嶼成為它們的永久歸宿。 在島上找個地方坐下來,喝一杯閩地特有的黑糖姜母茶,品嘗清鮮爽口的海蠣煎,依欄遠眺,賞山海之致,擺點閑龍門陣,時光便不知不覺從愜意中溜走了。小學課文《海濱小城》里的沙灘、小徑、榕樹、鳳凰樹,那么美,寫的就是鼓浪嶼吧。晚上,住在鼓浪嶼的農家小院里,借著粼粼波光看海,海浪拍打著窗棱,枕著濤聲聆聽隱約的鋼琴聲,簡淡而從容。只有在這時,你才能真正領會到“穿林度水聽音”的詩情畫意,由衷地佩服那個“老猢猻”賈母太會享受生活。 鼓浪嶼不僅是音樂的世界,也是一首極富畫面感的詩。音樂與詩交織在一起,駐扎在靈魂的原鄉,拉長了時光。 憑海臨風,島上風光旖旎,冬天的海水是灰綠色的,一浪接一浪,淡淡地翻騰著。因為同行的朋友腿有傷,我們沒有攀登最高峰日光巖。沿海的山峰與高原的山脈不同,前者從平地聳立而起,鳥瞰之下金剛怒目。后者因海拔高度,山形連綿不絕,反而靜水深流。從島上遠眺,海霧中的日光巖凌空而立,筆直峭拔。龍頭、虎頭兩山隔海相望,把守著廈門港。遠處,鄭成功的巨大石像巍然屹立,凝視著海那邊的臺灣。 為了生態環保,島上禁止開機動車,各種電動車、自行車悠然穿梭在人流中。沐浴著咸咸徐徐的海風,信步走在那些叫鹿礁路、福州路、樟州路的巷子里。這些巷子一曲一折,高坡低回,好像已經到了盡頭,卻又別有洞天,像一首七律的起承轉合。如果說麗江的巷子是水中的婉曲,那鼓浪嶼的巷子就是時間齒輪上的建筑博物館,十幾種殖民印記,在歷史的光影交錯中沉淀、定格。斑駁的陽光下,綠色藤蔓植物的縫隙里點綴著紅、橙、黃、藍、紫各色花朵,它們隨意又有序地從充滿異域風情的墻頭和窗子里傾瀉而出,鋪排出一片浪漫生機。那些噴泉、羅馬柱、雕塑、壁爐、尖塔,雍容華貴地裝飾著我們的眼眸,稍有恍忽,就有到了歐洲的幻覺。 最奇妙的是,在這些巷子里,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剪影構圖,隨便閃一張都很有感覺,所以隨處可見拍婚紗照的新人。巷子兩側攤點小店林立,那些非主流店名很有意思,“張三瘋奶茶店”、“聽濤的下午”、“蘇小糖”,十分別致。 詩意鼓浪嶼。這個意象并不虛無,詩人舒婷就住在島上,她每天都可以踏上清晨的渡輪,隨浪花翻飛,與鼓浪嶼漸離漸遠,看廈門港在海的光影中越來越清晰。所以有人說,舒婷是圓滿完成詩意棲居的作家之一。一個詩人能得到這樣的評價,不啻是一種幸福,比所有的榮譽都具有含金量。“把回想留給未來吧/就像/把夢留給夜/把淚留給海/把風留給晨曦的帆”,這些記錄于東海之濱的詩句,鐫刻在鼓浪嶼的腹心,年代雖已久遠,卻沒有隨東海的浪花消逝,這些詩句,是我們青蔥歲月永遠的文化符號。 除了民族英雄鄭成功,毓園里還長眠著被譽為“中國醫學圣母”、終生未嫁的婦產科學家林巧稚,杰出的體育教育家馬約翰先生也出生在鼓浪嶼。日本人的監獄、暗殺革命者的原址,無一不在向我們昭示這座美麗島嶼的血淚史。這些人和事撐起了鼓浪嶼詩與音樂的基本原色,拓展了寬廣而厚重的文化之魂。一個地方只有美景是不夠的,好比穿衣服,再好的衣服終究是皮囊,要穿出氣質風韻來,還是得靠靈性、故事和文化,人如此,城如此,島亦然。 在這樣的旅途中,你可以踏著海浪的音符,一直往前走,往前走,走出荒原,走出悠長,在一張紙上專注地描繪一朵花的聲音,找到心靈的原鄉。 離開鼓浪嶼,舒婷的《贈別》又浮現于我的腦海: 一千次 我讀到分別的語言 一百次 我看到分別的畫面 然而今天 是我們—— 我和你 要跨過這古老的門檻 不要祝福不要再見 那些都像是表演 最好是沉默 隱藏總不算欺騙 把回想留給未來吧 就像—— 把夢留給夜 把淚留給海 把風留給晨曦的帆 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,匆忙而短暫,對于音樂與詩的追尋,卻是永恒的。筆下的記錄,只能是走馬觀花,但留在內心的記憶,卻承接著靈魂原鄉最深處的那束光。 心愛的音樂盒 文/王子騫 在我的書桌上,放著一個美麗的鋼琴音樂盒。它包含著我生日時同學滿滿的祝福。 這個華麗的鋼琴音樂盒外形同普通鋼琴一樣,由三條琴腿支撐著,每條琴腿都是四棱柱,琴腿的底端都有一個平底的金燦燦的圓球,下面還有一個作為裝飾的小踏板。 透明的鋼琴蓋上有著三朵白玫瑰的圖案,四周還有密集的三圈小圓點裝飾,里面全是璀璨奪目的金色,讓人贊嘆不已。 打開琴鍵蓋,一排整齊的黑白相間的琴鍵露了出來,扭動精巧的發條,讓小棒支起美麗的鋼琴蓋,《致愛麗絲》這首聲名遠播的曲子便會輕輕響起。鋼琴蓋下還有一個金色圍邊的橘色圓筒,里面彩色的圓盤會在音樂響起的同時旋轉起來。富麗堂皇的舞臺上一位高雅美麗的姑娘身穿潔白的短裙翩翩起舞,她兩只手高高舉過頭頂,一條腿穩穩地立在舞臺上,另一條腿向后翹起。 琴聲像小河,時而潺潺汩汩,時而濺沫激浪。我的心就被這優美動聽的琴聲引領著舞蹈、跳躍,勞累的時候,我總是轉動小小的發條,聽聽那宛如山泉叮咚般的樂曲聲,一切疲乏仿佛都在一瞬間緩解了。 雨是愛的輕音樂 文/劉志斌 飄著細雨的夜,霓虹的流光溢彩在雨水中氤氳飄浮,渲染一種海市蜃樓的美。在街道一盞一盞延伸的路燈,暈著迷蒙的光圈,挽著夜往深處走。雨不大,斜著身子,時緩時急,柔柔的就像一曲輕音樂,在黑夜里蕩漾彌漫。 走過學校門前的十字路口,左轉,就是一條寬闊平坦的直道。車子少了許多。我對兒子說:“你騎自行車先走,到房子下等,我與你媽走路回來。”兒子笑著對我說:“老爸,我推自行車,和你們一起走。”妻也催說:“兒子,你先回去,明早要早起。”但兒子還是執著要與我們一起走路回家。我悄悄地到最外邊,妻默默地靠近我。就這樣,我在外,妻居中,兒子推著自行車走在最里邊。一家三口就像緩行的駱駝,安穩地走向溫暖的家。 想起前幾日,晚餐時,妻倒了一杯酒給我。妻說要與我干一杯。因為休假,所以難得空閑的妻很開心。喝了幾口酒的妻,略有醉意。盈盈笑語中,眼含三月春水,臉露出閣桃花。窗外的雨,點點滴滴落在塑料材質的雨蓬上,叮叮咚咚,似歡快的鼓點在小跑。看著為生活操勞的妻,我心里涌出一股幸福的旋律,旋律的情絲被雨聲拉得悠長悠長…… 看《夏洛特的煩惱》。被電影結尾時的鏡頭撼動。高高大大的夏洛特側彎著身,把頭靠在小巧的馬冬梅肩上。小道上,兩人迤邐前行。小道兩邊是怯怯的黃花,萋萋的芳草,還有在晚風中婆娑的綠葉。路的前方浮著美麗的晚霞。夕陽是一個技術精湛的攝影師,調整好最柔和的光線,搭配好最明媚的色彩,再咔嚓一聲,把這一個浪漫的鏡頭定格成永恒的畫面。 其實,浪漫也一直在我心里潛伏。一旦活躍,就會泛濫成災。如果可以,我也想要這樣的日子,花覆屋檐,好風相向。卿卿我我,情意綿綿。如果可以,我還想過這樣的日子,琴眠綠蔭,芳菲無盡。玉壺煮雨,竹籃提云。如果還可以,接一滴露水,用荷葉杯。接一片雪,用琉璃碗。接妻子纖纖素手倒過來的酒,用光陰盞。 風,像一把無情的掃帚,冷冰冰地緩掃過來。妻關切地問:“兒子,冷不?”兒子快樂地回答:“老媽,不冷,走得出汗了!”我輕輕拉住妻的手,妻的手有點涼。我把妻的手夾在我的雙掌中,呵了一口熱氣。妻沒抗拒我的愛意,也沒用言語表達謝意。但觸摸妻的手,我能明顯地感受到妻內心的顫動。那種顫動初如探頭的嫩芽,繼如漫山花開。 抬頭,能夠看到自家客廳的燈光了。燈光下的桌子上,一定有一碗熱氣騰騰的排骨湯,那是給放學夜歸的兒子準備的。窗前眺望的身影,是熱好湯等候家人歸來的雙親。燈光、餐桌、熱湯、身影應是這雨夜最溫情的歌詞,歸家的我們、傘下相依相偎的情侶、收拾地攤的夫妻、歡笑著的路人應是這雨夜漾動的音符。總之,在這雨夜出場的一切一切美好的情素,都在共同演繹一曲愛的輕音樂。 陳亦迅在《十年》中這樣唱:“十年之前,你不認識我,我不認識你……十年之后,我們是朋友……”十年,足夠一個人愛一場、夢一場、聚一場、散一場、等一場、錯一場……可人生又有多少個十年值得我們揮霍呢?十年中,又有多少光陰讓我們舍得浪漫呢?我追問自己。我想,還不如珍惜現在,就在今夜,在四季中每一個飄雨的夜晚,聆聽一曲紅塵戀歌,珍惜一段煙火真情。 我握緊妻的手,摟著兒子的肩,迎向家的燈光。 >>>更多美文:好文章
夜來無事,隨手翻閱購買的古詩集,讀到北宋詩人王安石的《北陂杏花》:“一陂春水繞花身,花影妖嬈各占春。縱被春風吹作雪,絕勝南陌碾成塵。”想起冬去春來,又是一個杏花盛開的季節,不知老家院子里的杏花開了沒有? 兒時,小院里有一株杏樹,孤獨地站在房前,纖弱的身子,綽約著風姿。幾場春雨飄過,杏花就開始綻放了,繽紛燦爛,團團點點,如云似錦,引得游蜂舞蝶,上下翻飛。看那含苞欲放的花蕾,努著紅紅的小嘴,白里透著粉,粉里透著紅,吹彈可破,急不可耐地從樹體的懷里鉆出來,想一睹春天的芳容;盛開的杏花呈粉白色,粉色多了一絲報春的暖意和秀氣,白色則顯示了其潤澤和一塵不染,沒有桃花那般紅得燦爛,卻又平添了幾分恬靜和無暇。“日日春光斗日光,山城斜路杏花香”,杏花盛開的時節, 站立樹下,又是一番別樣清新的景致。一股若有若無的芬芳從樹間彌漫開來,做一個深呼吸,那種柔細綿長的清香,沁入肺腑,頓時覺得春日的陽光也變得輕柔多情起來。 最美妙的是欣賞夜晚春雨下的杏花。站立窗前,屋內桔色的燈火撒落窗外,看春雨沙沙撒落,杏花在細雨迷蒙中更見風韻,嬌羞帶雨的杏花在夜幕下更增添了春天的生機。虬枝在春雨的洗禮下黝黑閃亮,屈張有度,盡顯滄桑。次日天氣放晴,伴著清晨一聲清亮悅耳的鳥啼,杏花一枝春帶雨,東方風來滿眼春。繁盛一時的杏花在春雨過后,好像是完成了報春的使命一樣,悄然謝幕,一顆顆如翡翠豆般的小毛杏竄出葉間,競相生長…… 離開故土后,我定居了都市。在許多地方也見到過杏花:陽光下的杏花,細細春雨中的杏花,夜晚的杏花。但是,都沒有像欣賞老家小院中的杏花一般心境通透,也沒有 一縷多情的花魂進入我的夢鄉。待讀到“滿園春色關不住,一枝紅杏出墻來”時,我的落寞從心底升起,才忽然覺得,應該回去看看了! 一別經年,回到老家院子里,又見杏花,使我這顆久居鬧市的心,得到了足夠的凈化和滋潤。望著綴滿枝頭的杏花,腦海浮現出“鄉村杏花夜雨”的意境。想采一支帶著春天氣息的杏花,帶回都市插在書房古拙的青瓷花瓶里,但欲望的手抬了又抬,終于還是沒有摘下那沁心的片片粉白,怕自己魯莽的親昵驚飛了真實的夢境,怕那嬌媚迷惑了我本就迷茫的心。 看著瘦弱的杏樹獨自在屋檐下沉吟,我意識到,鄉下的春天少了那種“小樓一夜聽春雨,深巷明朝賣杏花”的明艷生動,有的只是對杏花難以釋懷的渴慕,對美麗邂逅的憧憬,對復蘇整個生命的春天的企盼。 >>>更多美文:精美散文
RR111DVOM254WD5
留言列表